北京高校:旧教材都进了废品站

    每到高校毕业生集中离校的时间,各高校都会上演毕业生扎堆宿舍楼前,把旧教材当废品卖的场景。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金莉建议,建立一个高校旧教材回收平台,一方面节能环保,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

    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教科书消费十分惊人:如按每名学生每学年学习20门课程,每门课教材25元计算,每名学生一学年所需书费就多达500元。这些教科书在用完之后一般会有四种流向:卖做废品、跳蚤市场卖出、送给认识的学弟学妹、留在家中。而留在家中的教科书大部分会因闲置无用占据空间再次作为废品变卖。由此可见,教科书中的相当一部分变成了废品,但大部分的教科书内容短期内没有变化,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目前我国在校学生一年需用教材36亿册以上,这些书如果循环使用,每年节约的费用将以百亿元计算。据专家计算,如果所有教材能循环使用5年,就可以节约1000万吨纸、1亿吨水和1000万吨煤,而生产这些纸张需要砍伐两亿多棵成年树木!

    金莉曾在国外留学,发现在国外使用二手书籍是一种前卫的环保行为。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规定和政策,确保书籍的使用能够“循环”起来。比如在埃及,如果学生把用过的教科书返还给学校,下次购买新书时就可以享受相当额度的优惠;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教材循环更是早已建立起较为成熟的制度,学生在用完教材之后可以根据书的使用损坏程度将其折价卖给学校,下一届学生到学校统一的二手书市上,就可以很轻松地买到成套的旧教材,从而实现教材的循环利用。在美国,一本教材的平均使用寿命是5年,这一数字在我国只有半年。

    金莉建议,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尽快出台《关于北京高校旧教材循环利用的建议》,各校尽快建立旧教科书回收站,建立全市统一的“北京高校旧教材回收网页”,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发布出售、求购的信息。每所高校也应建立一个旧教材回收站,这个回收站还可以作为校内勤工俭学的岗位,帮助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赚取一些生活费。